(2004年2月)
同志们:
这次全省供销社工作会议是省政府同意召开的。会议的主要内容是,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省委八届五次全会和全省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总结2003年工作,分析供销社面临的形势,表彰奖励先进单位,研究部署今年工作。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 关于对2003年工作的回顾
去年,全省供销社按照省社年初的工作部署,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以及我省经济工作会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围绕组织创新、业态改革、助农增收等重点工作,克服非典等带来的各种困难,强化措施,狠抓落实,各项工作都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去年全系统商品购销总额实现87.1亿元,同比增长7.1%;利润实现1453万元,同比增长10.8 %。去年的工作成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一)积极组织各级农协机构建设,充分发挥了在发展农村经济中的引领作用。省委、省政府对推进我省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创新工作高度重视,省政府去年1月份以吉政发[2003]3号文件正式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深化供销合作社改革,促进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意见》,赋予供销社承担起组织、引导、协调、管理和规范各类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职责。按照文件要求,去年初,省社召开了“吉林省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协会”成立大会。在此基础上,经省民政厅批准,组织建立了吉林省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协会科技服务、信息服务、教育培训、农产品流通4个二级分会,并相应落实了工作职能,制定了工作方案。在省委、省政府的关怀下,在省民政厅的支持下,农村经纪人协会确定为一级协会,并于今天正式隆重成立。省农协成立以后,各市、州、县供销社纷纷行动起来,形成了建立农协组织的高潮,到目前,全省9个市、州和52个县(市、区)供销社已经全部成立了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协会,乡镇级协会成立214个,其中,吉林市82个,松原67个,白山38个,四平12个,通化、白城、延边各5个;供销社牵头领办的各类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到1737个,其中:专业协会155个,专业合作社540个,村级服务社980个。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建立,有力地带动了全省农村中介组织的蓬勃发展,目前总数已达 2850个,共带动农户145.2万个,向农民发布市场、科技等信息53万条,培训农民18万人次,供应生产、生活资料65亿元,推销农产品47亿元,为农民实现收入96亿元。吉林市供销社认识早、步伐大、措施强、效果好。该市所属的桦甸市供销社农协成立后,努力朝着规范化方向发展,专门设立了办公室,配备了5名工作人员,增设了电脑、打印机、复印机和工作用车,统一编制了乡级农协和专业协会成立大会示范文本,建立了各级农协档案,设置了县级农协机构示意图和乡级农协组织网络一览表,成立了信息中心和经纪人发展中心,在苏密沟成立了全省第一个乡(镇)级农协。去年7月份,我们在桦甸召开了现场经验交流会,会后8个市、州又组织本地区县(市)供销社前去考察学习,进一步推动了这项工作的开展。各地农协成立后,在完善机构的基础上积极开展工作,不仅在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建设中占上了位置,而且扩大了影响,树立了供销社的良好形象,已经引起社会各界和省委、省政府及全国总社有关领导的关注和重视,省委副书记林炎志、总社理事会副主任李春生、总社改革与发展调研组以及全国7个省市供销社领导先后到桦甸视察。全省合作经济组织创新情况省委办公厅以参阅件刊发全省。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创新,在完善农村经济体制、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一是发挥合作优势,提高了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各级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把分散生产的农民有机组织起来,通过协会引领、传授技术、搞好农产品销售和利益联结等形式,提高了农业和农民的组织化程度,降低了农民进入市场的风险。二是引导农民生产,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各级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利用自身设施、渠道、信息、服务等方面的优势,紧紧依托当地资源,组织农民发展商品生产,促进了当地主导产业的形成。三是搭建销售平台,实现了小生产与大市场的对接。各级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为了解决我省大宗农产品出现的阶段性卖难、结构性剩余的突出矛盾,充分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积极帮助农民推销农产品,有效缓解了农民卖难。四是突出工业拉动,提高了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水平。各级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紧紧围绕构筑我省农产品加工第三大支柱产业的战略部署,不断壮大加工型龙头企业,努力提高农产品的加工转化能力,带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五是传授科学技术,提高了农村生产力水平。各级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注重引进和传授先进的生产技术,增加了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降低了农业生产成本,提高了农民投入产出比率。六是创造就业机会,有效地实现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各级农村合作经济组织通过内部互助合作,使合作组织内的农户在生产经营中实现劳动力、技术、生产工具等方面的互补,同时,统一组织农村剩余劳动力通过集体培训后,合理、有序向外地非农产业转移,为帮助农民开辟新的致富门路提供了条件。七是提供有效载体,促进了县、乡政府职能的转变。各级农村合作经济组织通过各种有效的服务,解决了县、乡政府办不了或办不好的事情,弥补了其服务功能的缺欠,同时也为适应入世需要,加快基层政权管理体制创新提供了有利条件。为进一步推动全省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建设,省政府决定依托供销社建立农村经纪人协会,并在去年底发出了吉政明电[2003]19号文件,文件要求各市州、县(市)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厅委、各直属机构要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制定政策,在资金、技术、人才、物资、信息、税收等方面给以大力扶持。同时赋予供销社制定规划、教育培训,完善机构、健全网络,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助农增收,引进现代经营方式、构建农村新型物流体系的重要职责。
(二)积极组织发展新型经营业态,充分发挥了在搞活农村商品流通中的主力军作用。为了切实在经营业态改革上探索出新路子,指导系统工作的开展,我们一是用典型引路。前年底在延边召开了以狠抓业态改革,积极引进现代经营方式,改造传统经营服务网络为主要内容的现场经验交流会,以点带面,推动了工作开展。二是组织参观学习。省社分四次组织部分市、州社主管业务的主任和大型零售企业负责人,专程到浙江、江苏、上海、山东以及总社在义乌的连锁配送中心考察学习。去年3月和9月份,我们先后采取专家授课和实地考察相结合的办法,由省社三位领导带队,组织县以上供销社主任70多人到南方考察。各地供销社也自行组团到南方考察学习,不断推动大家解放思想,开阔视野,收到了良好效果。三是制定发展规划。我们以农资股份公司和合发公司为依托,对全系统扩大农资和日用消费品连锁配送经营的可行性进行了研究,制定了《吉林省供销社日用消费品连锁经营发展规划》和《吉林省供销社农资连锁经营规划》,在征求各地修改意见的基础上,省政府办公厅去年12月中旬以[2003]71号文件转发全省执行。四是狠抓落实。到目前,全省供销社系统共创办日用消费品连锁超市137家、农资直营点260家,其中农药直营点223家。供销社经营业态创新,促进了农村流通现代化。由于商品货真价实,购买方便,较好地解决了农民买难卖难问题,增加了农民收入,很受农民欢迎,同时也较好地解决了供销社占领农村市场、提高效益、促进发展的问题。延边国贸大厦是一家以零售为主、多业发展的企业,近两年,大厦顺应消费市场新潮流,努力探索现代商品流通新方式,积极发展连锁经营,城乡联动,有效占领了城乡市场,目前共创办连锁店68家,年销售额3亿元,利税500万元。辽源市供销社围绕壮大实力、加快发展这一要务,针对本地物流呈现出的新特点,充分发挥自身品牌优势,引进先进的经营理念,构筑联贸大厦、千甲超市、东吉市场、农业生产资料四大连锁经营体系,不仅有效占领了市场,也扩大了企业的经营效益。白山市合兴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经过市场调查分析,积极稳妥运作,经过国家GSP认证,去年成立9家医药连锁店,经营品种4000多个,日销售额1.5万元以上,遍布市区主要街道和居民区。通化市中兴大厦经过多方努力,成功加盟上海联华超市集团,引进其现代化管理手段,建立了中联超市,成为全市供销社发展连锁业的龙头,经营商品达万种,到年底7个月实现销售600万元,盈利10万元以上。他们还拟定了3 年发展规划,将在全市发展100家连锁店。省农资股份公司经过改革以后,充分发挥省公司化肥销售龙头的辐射作用,借助港口、小南仓库配送中心的优势,今年注册成立了配送中心,建立农药、化肥直营店260多家,实施集团化经营战略,在银行贷款十分困难的情况下,他们积极想办法,共筹集资金1.6亿元,组织销售各种化肥22万多吨。
(三)积极组织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充分发挥了在推进农业市场化进程中的带动作用。去年,各级供销社以党的十六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根本目标,自觉履行服务“三农”的历史重任,积极构筑和完善为农服务体系。在抓法上,一是根据农业生产需要,克服资金不足,化肥市场变化大的困难,千方百计搞好农用物资供应。本农业年度全省供销社系统供应各种化肥219.5万标吨,比上年同期增长6.8%,占社会供应量的60%以上。其中氮肥销售94.2万吨,同比下降7.8%。复合肥销售116.4万吨,增长24.9%,满足了农业生产所需。在搞好物资准备和供应的同时,各地还配合农业、工商、技术监督等部门,整顿规范农资市场秩序,取缔无照经营,打击假冒伪劣产品,有效地维护了农民的利益。二是根据省委、省政府提出的构筑农产品加工第三大支柱产业的要求,积极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各级供销社结合当地农产品资源优势,重点在提高我省大宗农产品深加工和市场竞争能力上下功夫,按照高水平、大规模、外向型的思路,建立了一批加工和销售龙头企业,大力兴办各类专业合作社、发展订单农业和农产品基地,形成龙头企业带专业社、带基地、带农户的经营模式。去年全系统参与农业综合开发迈出了可喜的一步,建立了一批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其中3个列入省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中。同时积极组织农民发展优质、绿色、无公害农产品的生产,实施具有吉林特色的农副土特产品品牌带动战略,不仅有效促进了我省农产品的转化增值,增加了农民收入,加快了农村小康社会建设步伐,而且提高了供销社为农服务水平,增强了自身经济实力。截止目前统计,全系统共有销售和加工型龙头企业117个,专业合作社1400个,发展订单农业7.3亿元,建立农产品基地153个, 共带动农户70多万个,全年为农民增加现金收入9亿多元。蛟河市供销社抓住当地资源优势,采取多元筹资的方式,先后投资2256万元,创办了松山食品有限公司、松江亚麻加工厂、永丰冷冻厂,开发出“蛟松”牌压缩黑木耳、山珍系列产品和粘玉米三个省级名牌产品,产品畅销全国各地并打入上海、南京、北京、长春等地的沃尔玛、华联等知名超市,共为农民实现收入6000万元。仅粘玉米去年就种植300公顷,收购1000多万穗。白城、长春市供销社在推动农业产业化工作中抓得主动,效果较好。通榆县供销社到安徽、湖北、山东、天津等地联系新老客户,签订供货合同,发展黑瓜籽、蓖麻订单各9万亩,他们还把订单农业与农产品基地和专业社建设联为一体,提高了辐射带动功能,共带动农民1.7万户。另外,省社去年上半年开通了吉林供销合作网站,为各处室配备了计算机,到目前共发布信息近900条200多万字,不仅提高了省社机关的工作效率,也较好地搭建了一个为农服务的信息平台。
(四)积极组织社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进一步提高了适应市场经济的生存发展能力。深化改革,是促进供销社发展的不竭动力。去年,我们加大了省直企业的改革力度,取得了较好成果。在系统社有企业改革方面,我们一是大力推进资产和职工身份两个置换。通过对社有企业进行股份制或股份合作制改造,在盘活社有资产的同时,使企业职工由原来的固定身份,通过合同制或聘任制,变为能进能出的劳动者。为了顺利开展这项工作,通化市供销社主动向市政府汇报,市政府给予高度重视,去年拿出400万元用于供销社职工身份置换,既减轻了企业压力,又给企业重组、推动发展奠定了较好基础。二是完善企业的法人治理结构。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形成公司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各负其责、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的法人治理结构。三是着力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各地进一步深化劳动、人事、分配三项制度改革,激活企业内部运行机制。四是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去年全系统招商引资金额达43,771万元。四平市供销社去年招商项目达13个,引进资金4860万元,不仅开发利用了企业闲置资产,而且扩大了经营领域,成为供销社新的经济增长点。五是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的方针,搞好外经外贸业务。去年全系统商品进出口总额400万美元,其中出口245万美元,进口155万美元,间接供货额1亿元人民币。吉林市供销社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利用外资300万美元。敦化市供销社积极发展外向型农业,去年在3个乡镇组织农民种植小粒黄豆3000公顷,加工成品豆6000吨,经省粮油公司出口韩国,创汇200多万美元,获利税100多万元人民币。
(五)积极与各部门沟通协调,进一步缓解了障碍改革和发展的主要矛盾。协调能够快速推动各项事业发展。今年以来,各级供销社加强了向党委、政府请示、汇报的工作力度,并注意协调与有关部门之间的关系,为供销社创造了较为宽松的改革和发展的环境。一是经过请示、汇报,省委、省政府更加重视供销社工作,于1月13日以吉政发[2003]3号文件正式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深化供销合作社改革,促进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意见》。文件对今后我省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建设与发展、供销社参与农业产业化立项、信贷、税收等方面制定了优惠政策,为供销社扩大经营、解决历史财务挂帐以及县级联社经费开支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白山、吉林、白城等地政府为了把省政府3号文件落到实处,专门制定下发了关于促进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意见。各地还积极协调落实文件中的各项优惠政策,特别是对解决县级社的经费开支有了重要突破。目前县级社经费全部纳入财政预算的有19个,机关近一半或领导班子纳入财政预算的有8个,正在争取有望解决的有16个。二是积极争取社保、下岗和离退休职工有关生活方面的政策待遇,保持了系统的基本稳定。前几年,由于多种原因,全系统参加社会保障体系的情况不够好。前年,经过努力,一些未参加省级统筹的县级供销社纳入了省级统筹。去年以来,各级供销社认真贯彻中央和省里有关社会稳定的精神,从践行“三个代表”的高度出发,坚持把职工和企业的利益放在首位,实实在在为企业和广大干部职工解决实际问题,收到了十分明显的效果,现在不但企业出现了稳定的大好局面,而且职工由于解除了后顾之忧,精神面貌也空前好转,从而有力推动了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三是协调与农行等有关部门的关系,保全社有资产。由于供销社系统欠银行债务较多,经济包袱较重,不少企业被起诉,影响了正常业务的开展。在这种严峻的形势下,各级供销社主动与长城公司以及法院协调,一方面积极清偿欠款,解除债务关系;另一方面,通过协调运作,尽力保全资产。松原市供销社去年用1050万元资产偿还了银行3亿元的债务,既解除了债务链,减轻了企业经济包袱,又使企业资产得以保全,为企业今后的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实现了清偿债务和保全资产的双赢。
(六)积极组织学习和调查研究工作,进一步增强了系统的凝聚力和发展意识。去年,全省供销社按照建设“学习型机关”和“学做创”活动的要求,一是认真组织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加强思想建设。各级供销社按照当地党委的部署,对如何搞好学习制定了计划,并采取集中学习与个人自学相结合、理论辅导与通读原文相结合、理论学习与工作实际相结合的办法,认真组织广大干部职工学习十六大精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刻领会其精神实质,使全系统广大干部职工的思想统一到十六大精神上来。在这方面省供销社机关抓得比较紧,党组每位成员分阶段、分题目就供销社如何在小康社会建设中发挥作用、干部队伍建设、思想政治工作、执政为民、群众利益无小事等5个专题进行了辅导讲座。为了促进全系统广大干部职工的思想解放,去年8月份我们成功地举办了为期10天的市县供销社主任培训班,连同省社机关全体干部及直属单位领导班子共100多人参加了培训,邀请省内知名专家学者讲授了世贸知识、现代营销、经济法律知识,并就供销社改革发展这个主题,分析了供销社当前面临的形势,研究了今后工作的主要对策。各市县供销社也采取灵活多样的学习培训办法,对系统内职工进行教育培训,据不完全统计,去年全系统共举办培训班25期,参加培训人员达到2216人次,约占在岗人数的8.6%。通过省市县三级供销社教育培训,不仅使全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学到了知识,开阔了视野,而且为供销社今后的改革和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中央和省委发出关于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号召以后,各地供销社进一步组织广大干部职工进行学习、座谈和研讨,不断提高认识,统一思想,供销社各级领导干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思想意识不断增强。二是积极开展调查研究,加强作风建设。去年下半年,围绕着供销社工作的重点和难点问题,从省到市县供销社利用两个多月的时间,深入基层开展调查研究,了解重点工作进展情况,总结典型经验,发现和掌握带有普遍性、倾向性问题,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办法和建议,调研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 我们于去年10月份利用两天时间进行了集中交流评比。吉林、白城、通化三市获得一等奖,松原、长春、辽源、白山四市获得二等奖,延边、四平两个地区获得三等奖。从参加交流的36篇文章内容看,有相当一部分文章抓住了全行业改革与发展的关键点,对现象观察透彻,对问题分析深刻,提出的观点、见解、主张和建议有较高的参考价值,为总结去年工作、谋划今后长远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三是从提高系统的凝聚力出发,加强组织建设。为了提高各级供销社机关指导工作的能力,去年,各地从加强领导班子思想建设入手,在学习理论、执行政策、推动发展上下功夫;在贯彻民主集中制、搞好一班人团结上下力气;在转变作风、务求实效上做文章;在端正党风、廉洁自律上投力量,不断增强领导班子的合力,坚持标本兼治,努力把自身的思想作风建设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去。认真开展“学做创”活动,心系“三农”,服务基层。同时,各级供销社还结合当地的工作实际,坚持开展经常性的优质服务、承诺服务和丰富多彩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切实加强职业道德建设,教育广大干部职工以诚信为本,依法经商,在全系统涌现出一批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省供销大厦客房部、长春市农资公司邦农商社、白山市合兴食品化妆商场被总社、团中央续认为“青年文明号”单位,辽源千甲超市被新命名为“青年文明号”单位。吉林市供销社、白城市供销社、桦甸市供销社、辽源市联贸大厦、白山市合兴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松原市江北土产公司被国家人事部、总社评为先进集体。延边州供销社主任朴昌旭、长春市供销社副主任黄邵琨被评为先进工作者,蛟河市供销社主任曹沛河、通榆县供销社主任闫树成、公主岭市南崴子供销社陆长春、辉南县辉南镇供销社主任孙立宏被全国总社评为劳动模范。经过一年积极有效的工作,全省供销社的形象在提高,业务在规范,服务在强化,实力在增强,并取得了一些宝贵的经验:
一是省社站在省委、省政府农村工作的大局,主动抓好关系农村发展、农民增收的各项工作。一年来,我们积极进行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创新、建立农村新物流、努力应对市场、深化产权制度改革、实现助农增收,省委、省政府对我们的工作是满意的,今年,省政府为供销社发了3个文件,省委以参阅件下发了我们组织创新的报告,这足以看出省委、省政府对供销社的高度重视和关怀。因此,我们只有在助农增收,加快农村小康社会建设中有所作为,各级党委、政府才会更加重视、关心和支持我们的工作。
二是站在改革和发展的前沿,坚持与时俱进。只有把握时代发展的脉搏,紧跟时代的步伐,站在前沿,探求改革和发展的新路子,推进广大干部职工思想解放,抓住改革、创新和发展这个主题,才能占领工作制高点,抓住做好工作的主动权。
三是站在市场经济基点上进行工作定位。在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供销社经历了10年亏损,我们也从中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因此,我们必须站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找准突破口,跳出老的经营圈子、经营模式、经营框架和经营格局,建立适应市场经济的组织结构,建立新型经营业态,建立新的法人治理结构,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才能求得事业的大发展。
四是站在正派、务实、拼搏的基础上开创性的开展工作。雁过留声,人过留名。我们既然工作在供销社这片沃土上,就要为这块事业奋斗、拼搏,别白白虚度一生。利益不是争来的,成绩不是喊来的。只有正正派派做人,踏踏实实干事,把个人的荣辱融入到全省供销社大事业之中,供销社事业才能有希望,我们个人才能有所作为。
五是站在团队精神的基点上互谅、互让、互帮、互助,推动改革和发展。团结是力量,团结出凝聚力、团结出生产力。我们要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供销社系统的整体战斗力,有困难大家抢着上、争着上,这是我们供销社好的传统。只有把这种精神发扬下去,我们的事业有再大的困难也会被踩在脚下。
总之,我们一年来能取得这样好的成绩确实不易,是各级党委、政府正确领导的结果,是社会各界支持的结果,更是全系统广大干部职工解放思想、团结拼搏、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成果,在此,我代表省社党组向你们,并通过你们向工作在第一线的全系统广大干部职工表示衷心的感谢和诚挚的问候!2003年各地供销社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是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是有的地方发展意识不强,仅仅满足于不亏损或有点微利,小富即安的思想严重,竞争和占位意识较差,主动出击,谋求发展的劲头不足;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协会作用发挥不够,有的地区和县的协会已经成立了,但具体工作还没有脚踏实地地开展起来,其信息、培训等为农服务职能作用发挥不够,乡级协会发展较慢;由于历史的原因,供销社欠银行的债务比较多,不少企业被起诉,有的资产被划走,资产保全的压力较大,制约供销社事业的发展;经营业态改革进展不平衡,网络整合慢,有的地方工作还处于部署阶段,工作上缺少新的举措,没有大的进展;农业产业化项目规模小,特别是盈利能力大、带动农户强的龙头企业少,与农民的经济联系还不够密切等。出现这些问题的根源是多方面的,但主要是思想解放不够,还有待于在今后工作中认真加以解决。
二、关于供销社面临的形势
正确分析和把握我们面临的形势,做到心中有数,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基础。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同志曾对供销社批示:“有危机感的行业和企业,才不会产生危机。”尽管一年来我们的几项重点工作有了突破性进展并取得了较好成效,但要想在现有的基础上求得更大的突破和发展,就必须认清我们面临的新形势。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仍是当今国际格局演变的两个主要趋势,世界经济逐步回升,经济结构调整加快,大调整既是大挑战,也蕴藏着大机遇。综观国内、省内经济发展的大形势,既有有利于供销社发展的大好机遇,也存在着不少的困难和挑战。分析当前有利于供销社改革发展的机遇,主要有以下5个方面:
一是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为供销社改革与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1995年以来,党中央、国务院为促进供销社的改革和发展,连续下发了两个5号文件。去年7月份,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回良玉副总理分别在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主任白立忱同志《关于法国、荷兰农业合作社的考察报告》上作了重要批示,三位领导的重要批示,我认为一是肯定了合作经济,二是肯定了供销社,三是希望供销社认真总结经验,四是要求我们探索改革发展的新路子。去年初,省政府以吉政发[2003]3号文件下发了《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深化供销社改革,促进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意见》。12月12日又发出了吉政明电[2003]19号文件《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全省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建设的通知》,两个文件赋予供销社要承担起组织、引导、协调、管理和规范各类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制定规划、教育培训,完善机构、健全网络,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助农增收,引进现代经营方式、构建农村新型物流体系的重要职责。这在供销社历史上是少有的,引起了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这些都为我省供销社的改革与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因此,我们必须抓好农村的组织创新。
二是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为供销社的改革和发展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我们理解,《决定》的基本点,就是要大力推进市场化进程,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深化农业科技推广体制和供销社改革,形成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充分说明党中央对供销社寄予了很高厚望。“发展多种形式的农村专业合作组织。鼓励工商业投资发展农产品加工和销售,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形成科研、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的产业链。”这些政策无疑强化了供销社融入“三农”的深度和广度。按照“新公有制”理论,合作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最重要的实现形式之一,被列入“大力推动发展”之列。这些都为供销社的改革和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舞台。
三是中央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战略决策,为供销社改革和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中发[2003]11号文件《关于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若干意见》,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新世纪、新时期,从国家建设和发展全局出发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与“建立特区和沿海地区开放”、“上海浦东地区开发”、“西部大开发”等重大部署具有同样的战略意义。中共中央11号文件提出的加大粮食主产区的扶持力度、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发展优质、生态、安全的现代农业、加强农产品市场体系和农业市场信息体系建设、发展商贸等传统服务业、扩大老工业基地的对外开放、充分发挥企业、市场、社会组织和中介机构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这些战略要求都与供销社工作密切相关,紧密相连。而且在处理经济包袱、社会统筹、项目贴息、财政税收等方面都将出台一些优惠政策。供销社根在农村,是农民的合作经济组织,是服务“三农”的主力军,也是发展第三产业的骨干力量。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农村经济全面发展,农民收入会大大提高,农村市场在需求结构和需求层次上都将发生深刻变化,为供销社开拓经营创造了有利条件,因此,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必然会给供销社的改革与发展带来难得的机遇。
四是中央和省重视农村工作,我省农村经济快速发展,为供销社开拓农村市场提供了良好条件。中央、省经济工作会议都强调,坚持扩大内需,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国债和新增财政资金的使用,要重点向“三农”倾斜,加大政府投入,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加大对粮食主产区的扶持力度,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和农村税费改革,切实减轻农民负担,重视维护粮食主产区和种粮农民的利益,增加农民特别是种粮农民的收入,这些都必将进一步调动广大农民的种粮积极性,促进我省农村经济健康快速发展。2003年,由于受自然灾害等不利因素影响,全国粮食减产幅度较大。而我省则出现了农业结构稳步调整、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农民收入稳步增长、农村改革稳步推进、农村整体素质稳步提高的良好态势。农业总产值和增加值分别达到800亿元和500亿元,同比增长11.7%和12.9%,粮食产量451.9亿斤,比上年增产2%,农民人均收入打破了近些年增收滞缓的局面,突破了历史最好水平,达到2530元,比上年增长7.2%,比历史上最高的1998年高出147元。而且目前大部分农产品价格呈上扬势头,农民手中存量资金增加,购买力提高,必然拉动市场消费,对供销社开拓农村市场、搞好农产品收购、工业品及农资商品销售提供了有利条件。
五是建立农村新物流,为供销社开拓和占领农村市场奠定了良好基础。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战略部署都指出:完善市场体系,大力推进市场对内对外开放,发展电子商务、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等现代流通方式,促进商品和各种要素在全国范围内自由流动和充分竞争。去年12月15日省政府以吉政办发[2003]71号文件转发了《吉林省农资和农村日用消费品连锁经营发展规划的通知》。目前,国外大的零售商进军我国市场的重点仍然放在大中城市,向农村转移还需要一段时间。而且国家和省都积极扶持农村小城镇建设。一年来,我们在这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摸索出了一些成功经验。只要我们抓住并利用好这些有利条件,创建农村新物流就会取得长足发展。
新形势对供销社带来的机遇很多,但是我们面临的挑战和困难也不少。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快市场化进程,给供销社整体工作带来的压力是巨大的。改革开放以来,在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供销社在商品营销上经历了4个转变,即在经营政策上,由保供专营向全面放开的转变;经营环境由社会各界高度重视支持的宽松环境向必走自立自强、自我发展的艰难历程转变;在经营方式上,由封闭式向开放式的转变;在经营主体上,由独家经营向多家争市的转变。虽然从表面上看,供销社进入市场较早,但无论在思想观念上,还是在经营行为上,有的地方都没有完全跟上市场经济发展的步伐,突出表现为思想不解放,观念陈旧,缺乏开拓创新意识;经营领域狭窄,经营方式落后,经营规模较小,经营机制不活,经济效益不佳。按照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我们的工作定位必须站在时代的潮头,树立市场经济的观念,敢于竞争;树立占位的观念,敢于抢占领域制高点;树立发展的观念,与时俱进;树立服务的观念,健全各类为农服务体系。因此,加快市场化进程,促进供销社发展,壮大经济实力,提高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任务还相当艰巨。
第二,中央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促进吉林经济协调发展,给供销社整体工作带来的挑战是迫切的。中央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战略举措,对于吉林省来说,机遇难得,千载难逢。但是重大机遇同样是重大挑战,它同样是一把双刃剑,只有战胜挑战,才能抓住机遇,因为机遇不仅仅是给供销社的,在政策争取上也有很大难度。一是国家扶持的重点是汽车、石化等行业,作为涉农部门的供销社,虽然在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农产品转化增值、搞活农村市场流通等方面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但政策受益比起直接重点扶持部门还要小得多。二是供销社自身创办的大宗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为数不多,在全省经济构成总量中的比重还很小,经营网络分散,整合速度不快,协调争取支持的难度要大些。三是一些地方供销社的领导机遇意识不强。有的同志认为振兴老工业基地与供销社工作无关,有的对文件缺乏认真研究,拿不出工作措施,很有可能把这一大好机遇丧失掉。四是各行各业都在抢抓机遇,如果我们行动慢了,落在了别人后面,很多政策和项目通过努力能够得到的却让别人抢走,我们就会陷于被动。落后就要挨打,那么,我们的事业就会受到影响。因此,供销社的工作必须融入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融入吉林经济中。
第三,农村经济组织异军突起,供销社有的地方占位意识不强给我们工作职能发挥带来的形势是严峻的。1999年,国务院5 号文件要求各级供销社从现阶段农村生产力发展的实际出发,大胆探索合作经济的多种实现形式;省政府在贯彻国务院5 号文件的意见中也明确提出,要以供销社为依托,积极发展农村各类经纪人队伍,帮助农民推销农产品,调整经济结构,发展多种经营,增加农民收入。这些都说明,供销社不单单是农村的流通部门,作为最大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要在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助农增收中发挥重要作用,这是新时期党和国家赋予供销社的重要职能。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农村经济的发展,目前我省各类中介组织蓬勃发展,如果我们不主动占上位,不积极发挥作用,将被其他部门所取代,我们将被新的形势所淘汰,那么供销社就会在组织农村合作经济建设、引领千家万户农民闯市场中占不上位,供销社也就没有存在的价值了。
第四,现代经营方式发展迅猛,供销社建立农村新物流的任务是相当艰巨的。从全社会的角度上看,随着我国入世后先进的经营理念、营销方式和先进的经营业态的涌入,市场的进一步开放,进入市场的业户越来越多,市场竞争更加激烈,这将给我们的供销社企业带来很大冲击,需要我们在经营方式上不断进行创新,以适应市场需求。由于市场是放开的、准入的,因此,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3年内,将基本取消对外资参与佣金代理、批发、零售在地域、股权、数量等方面的限制,取消对外资参与特许经营的限制,流通领域必将出现更加激烈的竞争。随着大中城市现代经营网点的饱和,一些大的商家很快会向农村浸透。目前多数地方农村供销社流通设施落后,商业经营能力弱小,经营方式落后,服务观念陈旧,商品价高质劣,品种稀少等等,这些问题都很突出,我们必须尽快调整,时间紧迫,时不我待,如果再过两、三年,供销社系统企业自身经营的农资、日用消费品、烟花鞭炮、再生资源、农副产品集团化连锁配送经营方式还没搞起来,还没有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现代流通网络优势,就谈不上在其他方面形成更大的经营优势,那么内资的、外资的其他商业企业就会抢占这个市场,供销社面临的局面将是十分严峻的。
第五,自身经济实力不强,发展后劲不足给供销社实现二次创业带来的困难是严峻的。近些年来,供销社县以上企业相继进行了改制,应该肯定,改革对转换经营机制、增强企业活力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为日后发展奠定了一个好的基础。但是,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经济实力弱小。一是经营规模小。目前全系统商品购销总额只有80多亿元,是历史最好水平的一半,占全国总量的1%多一点。有的企业只剩下一付空架子,几乎没有销售额。二是盈利能力差。2000年经过全系统广大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实现了扭亏为盈,连续四年盈利,但实事求是地说,目前全系统的经济基础还比较脆弱,有些企业仍在亏损,有些企业盈利水平还很低,很多企业仅仅靠出租资产过日子,整体经济实力还不强,支撑企业长远发展的经营项目很少。去年全系统盈亏相抵后实现利润1453万元,但地区间非常不平衡,仅吉林市就盈利1235万元,占85%,我省所占全国供销社系统比重不足0.5%。三是历史包袱沉重。全系统有经济包袱91.9亿元,欠银行贷款就70多亿元。四是资产保全难度大。目前全系统剔除无效资产后的资产负债率为161.5%,已严重资不抵债。由于欠银行的债务较多,不少企业被起诉。这些不利因素,严重制约着我们进行二次创业、实现二次辉煌的进程。
综上所述,总体形势对我们工作有利,但局部挑战也相当严峻。迎来一个机遇难得,把握和抓住机遇更不容易。以前讲机遇是潜在的,挑战是现实的,现在看,机遇是现实的,挑战也是客观存在的。机遇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那就需要我们审时度势,切实增强机遇意识、责任感意识和危机意识,振奋精神,抓住机遇,趋利避害,迎接挑战,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推动供销社工作不断迈出新步伐。
三、关于2004年工作任务和措施
2004年是实现“十五”计划的关键一年,也是全面落实十六届三中全会、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省委八届五次全会和全省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的重要一年。今年,我们要按照省经济和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根据全国总社的工作部署,突出创新和发展这两大主题,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在发展中逐渐深化改革,力争用3—5年的时间,通过体制、机制的创新,运用现代产权制度、现代企业制度、现代经营理念、现代流通方式,按照现代农业的要求,尽快打造一个全新的供销社,与农民结成一个实实在在的经济利益共同体。按照这样的工作思路,2004年全省供销社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十六届三中全会和省委八届五次全会精神为指针,围绕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及我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大局,以服务“三农”、助农增收为已任,以改革为动力,突出抓好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建设,积极构建五大连锁经营体系,提高参与农业产业化水平,积极开展招商引资,突出项目拉动,努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保全并开发好社有资产,不断提高经济效益,为我省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做出新贡献。
2004年的工作目标是:全面实施“6311”工程,实现利润1600万元,比上年增长10%。“6311”工程,即建立600个农村合作经济组织、30个农业产业化项目、100个现代物流店场、当年增加农民收入10亿元。
为完成上述工作目标,我们要抓住关键求突破,突出重点求发展,侧重抓好以下八个方面的工作:
(一) 抓好农协组织的作用发挥,努力提高供销社行业
社会地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千家万户的农民如何有序地顺畅地进入千变万化的大市场,增加收入,这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解决这个问题,既不能靠单个的农民,也不能仅靠各级政府,而是要靠农民行业协会或专业合作联合社,也就是进行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创新。实践证明,推进农村合作组织创新,是把农民组织起来,帮助农民增收致富的有效途径,是关系到供销社生死存亡的大问题,也是当前供销社带有战略性和方向性的事业。去年,我们在这方面实现了历史性跨跃,今年,我们要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在建立健全机构的基础上,重点要在发挥作用上下功夫。一是完善组织机构。去年,省、市、县三级农协网络已经建立起来。今年上半年要把省、市、县农协的二级协会和乡级协会建立完毕,形成完善的省、市、县、乡四级协会网络。网络形成后,抓住当地优势,组建农产品分会。二是按照农协职能,尽快开展工作,真正发挥作用。加强与其他经济组织的联合与合作,向农民提供种养加销各种信息、技术、市场营销等服务,培训经纪人队伍,加强技术职能鉴定,坚持持证上岗,规范其经营行为。积极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立法,引导、鼓励发展各种农副土特产品专业协会,帮助农民调整经济结构,引导农民进入大市场,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这是明年农协工作的重中之重,要切实取得实质性进展。三是省农村经纪人协会成立后,市、县要积极筹划建立经纪人协会,争取上半年市、县要全部建立起来,年底乡级协会要建立起来。四是注意发现、培育、总结和推广农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的先进典型,以点带面,把组织创新推向一个新阶段。
(二)抓好经营业态创新,建立农村新物流体系。建立现代农村新物流,是零售企业的一场革命。它不仅极大方便了农民生活需要,也能够较好地解决供销社占领农村市场、提高效益、促进发展的问题。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收入的增长,农村市场的需求群体和需求层次都呈现多元化,正缘于此,农村市场呈现多家争市的局面。在这种情况下,谁能跟上时代的步伐,站在市场需求上,引进现代经营方式,提供质优价廉的商品、热情周到的服务,谁就能在农村市场中占有主动位置。供销社有遍布城乡的经营网络,有多年从事农村商品流通的经验,也有经营管理方面的人才,这表明我们完全有条件有能力建立起现代经营网络。今年,各地要认真贯彻执行吉政办发71号文件精神,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发展规划,大体用3---5 年的时间,在全系统构建起农村新物流的五大连锁经营体系。今年我们要把这五大体系的框架搭建起来,有个雏形。(1)构建起农资连锁经营体系,必须扩大农业生产资料市场占有份额。目前,化肥等农业生产资料市场竞争很激烈,尤其入世的冲击是强大的。如果我们还没有危机感,还不联合起来,还是过去那种单打独斗,内部竞争,我们就会失去供销社的半壁江山。建立农资连锁经营体系,是体现供销社形象的一件大事,是我们必须抓住的一个铁饭碗,需要我们团结起来闯入世关和市场竞争关。因此,要充分发挥供销社的主渠道作用,加强系统内部的联合与合作,构建一个以“吉林农资”为品牌,以经济利益为纽带,上下贯通、物流顺畅、科学管理、规模经营的农资连锁配送、超市经营网络,达到扩大规模、占领市场、提高效益的目的。2004年化肥连锁店要发展到196家,加上农药直营点要发展到419家。(2)构建起日用消费品连锁经营体系,必须尽快建立城乡新物流。以各市、县大中型商场为依托,以基层社为重点,以村级服务社为前沿,组建覆盖全省城乡的日用消费品经营网络。加强大卖场和配送中心的建设,不断扩大市、县、乡连锁超市的数量和规模。2004年发展到174家。(3)构建起农产品连锁经营体系,必须尽快建立双向开拓平台。我省农产品资源丰富,很多土特产品属绿色无公害产品,我们系统也创造了不少品牌产品。下步,要积极培育和组织我省名优土特产品进行精加工、小包装,打入超市,实现日用消费品的下乡、农产品进城的良性经营循环,努力做到双向开拓,尽快建立双向开拓平台。(4)构建起烟花爆竹、再生资源连锁经营体系,必须尽快规范运行机制。所谓专营,只剩下这一块。我们必须把这块专营商品的政策利用好,省里与公安、工商、技术监督部门协调,通过招商引资的办法,待时机成熟时成立吉林省烟花爆竹股份有限公司,对烟花爆竹进行集团化连锁经营,不断扩大市场占有份额。各市、县日杂公司可以作为成员,在县、乡设立常年连锁零售商店,在全省构建统一管理、安全高效的新型烟花爆竹、再生资源经营网络体系,进一步扩大经营规模,提高效益。(5)构建起医药连锁经营体系,必须尽快搭建销售平台。一个时期以来,国家加大了产品质量监督力度,规范食品、医药经营行为。我们要以此为契机,精心培育医药连锁这个新平台。过去供销社门店有经营医药的经验,目前,我们的网点遍布城乡。而且省社明辉药业在全省范围同上百家医院、药店建立了供求关系。因此,我们完全有条件把这项业务搞好。下一步,我们要以做大做强为目标,进一步巩固已有渠道,发展新的合作伙伴,在系统内向下延伸,在市、县大的零售商场和基层社设立药品经营专柜,经过2---3年的努力,在全省范围内建立起医药连锁经营体系。在具体运作过程中,可与其他连锁超市同步发展,打造供销医药业品牌,以质量和信誉取胜,形成全省供销社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各地在推行新型经营业态的过程中,要进一步调整思路,探索由单品种、单行业向日用消费品、农资、农产品、烟花爆竹、再生资源、医药多品种、多行业转变,形成立体式、一体化的现代经营业态的联合体,促进经营业态向更高层次迈进。在建立五大连锁经营体系的过程中,要突出配送中心的带动作用。在县级加强连锁企业内部物流配送中心的建设和管理;在市级整合物流资源,建立专业化、区域化的物流中心;在此基础上,充分利用和整合现有物流资源,打破行业界限和地域封锁,有计划、有步骤地建立和完善省级社会化物流体系,提供高效快捷的配送服务。
(三)抓好农产品经营项目开发,努力提高为农社会化 服务水平。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和省委八届五次全会都指出,要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农产品市场和对农业的支持保护体系,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形成科研、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的产业链。农业产业化经营,适应多层次农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是促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增强市场竞争力、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措施,也是增强供销社经济实力的重要途径。这项工作,今年要在四个方面有所突破,一是突出项目拉动。省委八届四次全会指出:“项目建设是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和发展振兴的关键所在”。我们要积极融入省委、省政府构筑农产品深加工第三大支柱产业之中,选准好的项目,争取立上更多的能够带动一方经济发展、振兴供销社事业的产业化项目。在建立和开发项目过程中,要打破过去老的思维模式,放宽眼界,对于供销社自己能够搞好的项目,要聚精会神的抓出成果;对于仅凭供销社自己的能力办不起来或办不好的项目,要与其他部门或单位进行联合与合作,共同开发,有所作为。二是把着眼点放在按照高水平、大规模的思路,与科研院校联合,运用先进技术,自己兴办一批技术含量高、带户功能强、市场规模大、经济效益好的骨干龙头企业上,通过与订单农业和农产品基地有效对接,帮助农民调整生产经营结构,避免农业生产的盲目性。建立优质、绿色农产品基地,实施品牌战略,发展优质、生态、绿色、无公害新产品,提升供销社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三是规范专业合作社运作,调整分配机制,积极吸收农民群众广泛参与,建立二次返利和风险共担机制,提高与农民利益的关联度,不断扩大专业合作社的规模。四是加大协调工作力度,争得省振兴吉林老工业基地领导小组办公室、财政、计委、开发办和农委等部门的大力支持,在项目和配套资金上给予一些政策优惠。
(四)抓好社有企业现代产权制度的改革,努力增强自我生存发展的活力。改革是手段,发展是目的。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进行产权制度改革 ,建立法人治理结构,是谋求供销社发展的强大动力。今年 我们一要按照建立健全现代产权制度的要求,建立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推动开放办社,实现产权多元化。在职工投资入股和经营管理层持大股的基础上,打破自我封闭体系,实行开放办社,广泛吸纳社会法人和自然人投资入股。特别是要以资产为纽带,引进各类资金和技术,合理配置、开发供销社现有的优势资产,实现供销社产权制度的创新。二要加快体制创新。打破行业和区域界限,在自愿、互利的前提下,广泛吸纳各种形式、各种类型的经济组织、经济力量加入供销社,坚持谁有优势谁牵头,谁有实力谁牵头,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产权多元化,推进供销社的体制创新。三要千方百计地保护好社有资产。由于我们经济包袱较重,金融部门也在加大清欠力度。我们一方面要做积极的协调工作,千方百计保护好;另一方面,要开发利用好,使其增值,获取效益。四要建立和完善法人治理结构。理事会通过在控股企业的权力机构、决策机构、监督机构和执行机构,保障对企业的控制权。明确企业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的职责,建立起各负其责、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的运行机制。五要深化人事、劳动、分配三项制度改革,彻底打破平均主义铁饭碗和大锅饭的计划经济体制,激活企业运行机制,充分调动广大干部职工的积极性,为企业的发展增添不竭动力。
(五)抓好国内外两个市场的开发,努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目前,我们很多企业传统经营业务丢得差不多了,靠出租资产过日子,企业难以发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供销社改革发展的深度和广度都十分宽阔,不能只是一买一卖,要把供销社的改革和发展放在统筹城乡经济的大环境中加以定位。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人们的需求档次和需求结构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因此,我们的经营就要根据变化了的市场需求,及时调整经营策略,跳出原来的经营圈子,开辟新的经营领域。一要打破传统的一买一卖的经营格局,向开发旅游业、文化娱乐业、科技培训、劳务中介、社区服务、旧货交易、典当拍卖、生态农业、假期农业等新型经营领域进军,不断开辟新的经营空间,满足不同层次消费群体的需求。二要继续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的方针,充分利用两个市场,积极发展外向型经济。明年,中、日 韩三国振兴东北经济会议将在我国召开,我们要以此为契机,寻找合资合作机会,大力组织招商引资,扩大联合与合作。发挥供销社经营绿豆、红小豆、白瓜籽、苏籽、苏叶、山野菜、中药材、籽仁、畜产品等方面的优势,凭借地方特色和品牌,打入国际市场,扩大出口。三要充分发挥村级综合服务社前沿阵地的作用,为农民提供生产生活资料供应,搞好废旧物资、农产品收购,提供租赁、维修、代购代销、文化娱乐、红白喜事等综合服务。同时通过积极的工作,争得有关部门的支持,利用我们遍布乡村的基层社和村级综合服务社这个载体,开展烟草、医药、图书、农机、柴油、种子的代销业务,在满足农民需求的同时,不断扩大供销社的市场占有份额。总之,只要能够有利于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促进农民增收,有利于满足农民生产生活需要的项目,供销社就要大胆地闯,大胆地试,积极广泛地参与。
(六)抓好招商引资工作,努力开发社有资产。招商引资是我们开放办社,实现产权多元化的重要途径,是加快供销社改革和发展的有效措施。实践证明,谁招商引资工作做得好,谁就能在改革和发展中占有有利位置,推动事业前进的步伐就快。近几年,一些供销社之所以发展较快,是与其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工作分不开的。今年,我们要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的工作力度,把招商引资作为开发资产,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的突破口,切实抓出成效。一是加强领导,强化责任。把招商引资作为一把手工程,主要领导亲自抓、负总责,制定招商引资目标,任务分解到人头。二是改进和创新招商方式。坚持供销社牵头,企业为主,广大职工广泛参与的原则。建立以企业为主的市场化招商机制,组织有实力的重点企业开展专业化招商,变等客上门为上门请客,变盲目招商为定向招商。广泛搜集招商信息,进行以商招商、委托招商、网上招商、会议招商等多门路招商。三是培育载体,把项目落到实处。依托当地经济资源,利用供销社的库房、院落、场地等有型资产和企业经营权、企业信誉等无形资产,突出项目带动,促进供销社资产保值增值。对所上项目要搞好可行性论证,特别要对投资方的信誉、实力务必摸清,防止上当受骗。四是建立优厚的奖励制度。对招商引资额度较大,并取得较好实效的集体或个人要切实给予重奖。
(七)抓好教育培训工作,努力为供销社振兴提供人才支撑。事在人为,人才兴业,人是最活跃的生产力,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当前,我省供销社系统专业技术人员短缺,人才结构与分布不合理,人才匮乏,与供销社所承担的为“三农”服务重任很不适应。供销社要求得事业的发展,必须按照十六届三中全会人才强国、全国人才工作会议和省委八届五次全会人才兴省的精神,实施人才兴业的战略,不断提高广大干部职工的素质。今年,重点要搞好教育培训工作,提高现有干部职工的综合素质。一是加强领导班子建设。领导班子在决策和经营管理中具有特殊的重要作用,因此,要把建立新的领导制度作为加强领导班子建设的一项基础工作认真抓好,县以上供销社机关的领导班子特别是一把手要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真正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增强班子的凝聚力、战斗力。在企业,要大胆启用一批德才兼备、有献身供销合作社事业精神,懂经营、善管理的中青年干部,充实企业领导班子,培养一批企业家队伍。二是建立充满活力的用人机制。引进竞争上岗机制,变伯乐相马为公开赛马,营造民主、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用人环境,为人才的脱颖而出创造条件。打破论资排辈,冲出身份限制,广泛吸纳、引进贤能,不拘一格选拔人才,以情感留人,以事业留人,以待遇留人。三是加强教育培训工作。省社制定了教育培训规划,主要是以各级供销社领导和企业负责人为主要对象,大致用三年时间,把全系统的干部职工轮训一遍,努力为各级供销社改革和发展提供人才支撑。从省到县要加大培训工作力度,在培训内容上,要抓住十六大精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十六届三中全会和省委八届四次全会精神以及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这些重大战略方针,围绕系统的重点工作,开展以市场经济、企业管理、WTO等理论和组织创新、业态改革、农业产业化、资产开发、体制创新、机制转换等业务知识为主要内容的专题培训。在培训方式上,采取“以会代训”、走出去参观考察、请进来专家讲课等等。目的就是掌握工作所需要的新知识、新技能、新观念,启发大家的工作思路,促进思想解放,提高广大干部的综合素质,推进全系统各项工作的开展。
(八)加强领导,促进供销社各项工作协调发展。一是按照建设学习型机关的要求,各级供销社的领导要带头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省委八届五次全会精神和中央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部署。通读全文,吃透精神,把握实质,把全系统广大干部职工的思想统一到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上来,用科学的理论指导供销社的工作。二是进一步搞好协调工作,积极主动地向党委、政府汇报工作,说明情况,协调财政、银行、工商、税务、土地、计委、公安、农发办等有关部门,争取改革和发展的优惠政策。三是继续开展调查研究工作。各级供销社的领导,要经常深入基层,了解和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注意总结经验,推广典型,指导工作。今年第四季度省社还将召开论文交流会,希望各地供销社积极做好准备。四是进一步加强宣传工作。去年我们在这方面有了较大进步,引起了社会良好反响。今年各级供销社领导要切实把这项工作纳入日程,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加快信息反馈速度,通过报纸、电台、电视台和信息平台宣传出击,塑造供销社在社会上的良好形象。五是按照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形成以道德为支撑、产权为基础、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把诚实守信作为基本行为准则。加强职业道德建设,树立行业新风,诚实守信,依法经商,维护消费者特别是广大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坚持开展经常性的优质服务、承诺服务和丰富多彩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学习南崴子坚持为农服务宗旨,以市场为导向,强化管理,艰苦创业,壮大集体经济的精神。进一步加强各级供销社领导班子的党风廉政建设,廉洁自律,以身作则,心系“三农”,服务基层。六是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做好全系统的来信来访工作,按照党的方针政策,做耐心的说服教育工作,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确保供销社系统的基本稳定。
同志们,新的一年已经开始,我们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但同时还应看到,摆在我们面前的创新和发展的任务还相当艰巨,让我们在十六届三中全会和省委八届五次全会精神的鼓舞下,振奋精神,团结拼搏,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努力开创供销社工作新局面,为吉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和经济的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